疟疾 > 正文

疟疾传播途径有哪些 疟疾的治疗方法

疟疾传播途径有哪些

疟疾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病,也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得了这个病不仅危害患者本身的健康,也会传染给周围的人。而要想预防和治疗好这个病,一定要对疟疾的传染渠道要有所了解,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疟疾的传播途径都是有哪些

一、传染源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且只有末稍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配子体在末稍血液中的出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而异。复发者出现症状时血中即有成熟的配子体。疟区的轻症患者及带虫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血中也有配子体。这类人员也可成为传染源。

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内;三日疟3年以上,偶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

猴疟偶可感染人类,成为动物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疟的有60余种。据其吸血习性、数量、寿命及对疟原虫的感受性,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高疟区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保护性IGG。但疟疾的免疫不但具有种和株的特异性,而且还有各发育期的特异性。其抗原性还可连续变异,致宿主不能将疟原虫完全清除。原虫持续存在,免疫反应也不断发生,这种情况称带虫免疫(PREMUNITION)或伴随免疫。

四、流行特征

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海拔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生。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一般北纬32°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25°~32°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北纬25°以南为高疟区。但实际北方有高疟区,南方也有低疟区。间日疟分布最广;恶性疟次之,以云贵、两广及海南为主;三日疟散在发生。

以上这些就是疟疾的传染途径,可以看出疟疾的传染途径还是有很多的。主要是有细菌传染,蚊虫传染,人群传染,地区传染等等。这些传染途径一定要好好了解,这样的话就可以更好地来预防疟疾这个病。

疟疾的治疗方法

在古代时,人们对疟疾束手无策。很多人把疟疾归为天灾。甚至在古代出现了放血疗法来治疗疟疾,但是疟疾原虫是一种会在血液红细胞内繁殖扩散的虫体,所以本身患者感染了疟疾就非常容易导致贫血,这种放血疗法简单粗暴只会增快患者的死亡速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疟疾也已经有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大极大的降低了对人类的危害。

感染疟疾之后患者在发作期,包括退热之后,需卧床休息24小时,注意给患者多补充水分,饮食应多吃流质半流质食物,高蛋白食物为主。如果有腹泻呕吐的现象适当给患者进行补液,造成贫血的患者需要补充铁剂来补血。寒战期做好保暖工作,注意做好隔离工作。此为疟疾感染后的基础治疗。

在感染疟疾之后进入红内期时,需使用药物控制原虫,还要将红外期的原虫进行杀灭,防止疟疾复发。

如果患者的情况凶险,治疗时应以抢救为原则,其立即对疟原虫进行杀灭。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以防止内皮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崩裂的这种现象,注意维持患者的水电平衡。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