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脐带血检查多久出报告 脐带血检查结果怎么通知

脐带血检查多久出报告

脐带是胎儿在孕期与母体进行营养交换的通道,对于胎儿健康来说是很重要的,脐带血穿刺也是孕期产检项目的一种,那么,脐带血穿刺多久出结果?来了解一下吧。

脐带血穿刺多久出结果

一周左右。。脐带血穿刺是产前诊断的一种方法。什么是脐带血穿刺?简单来说,脐带血检查就是通过针管穿刺胎儿脐带来取出脐带血,用来诊断胎儿是否有染色体病,特别是21-三体综合症(唐氏综合症)、18-三体综合症。专家建议:大于35岁的孕妇有必要做产前诊断,以诊断胎儿是否有染色体病。

脐带穿刺其实是一种类似于肌肉扎针的手术,在手术中放松心情,将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同时,手术一般要求有经验和产前诊断资格的医生进行,穿刺手术本身属于较小的手术,风险低,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脐带血穿刺是产前诊断的一种方法,但不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

经遗传咨询门诊就诊后,医生确定需要进行脐血相关检查的孕妇包括:错过羊水检查时间的高风险病例和胎儿畸形病例、怀疑病毒感染病例、怀疑胎儿贫血病例等都可以做脐带血的检查。而对于高龄孕妇,脐带血检查最好还是要做一下,可以检测胎儿有无染色体异常和遗传性血液病。

脐血穿刺术的适应症为:

1、具有羊膜腔穿刺术的适应症,超过羊膜腔穿刺的孕周。

2、对绒毛及羊水培养出现的假嵌合体或培养失败进行校正或补救诊断。

3、胎儿宫内感染诊断。

4、胎儿血液系统疾病的产前诊断与风险估计,如溶血性贫血、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以及α、β地中海贫血等。

专家提醒,现在脐带血穿刺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准妈妈完全不必太过担心。

脐带血穿刺风险

产前诊断技术包括绒毛刮取、羊水穿刺和脐血穿刺,我国通常采用的技术是羊水和脐血穿刺。产前诊断是有创性的检查,技术的综合流产率为1%左右,也就是100个里有1个左右流产率的风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在穿刺前都会与孕产妇及家属做好沟通,讲明产前诊断的风险性,并在穿刺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才可以做。如果家属不接受,则医院也不会提供该技术。

脐血穿刺的风险:

1、根据月经时间推算而决定进行。如果月经不准,计算的结果会有误差。月经不准,一般按最早的B超报告计算唐氏风险值。

2、脐带被抽血后无法有效止血,一旦受到刺激,就可能会遇到死胎等流产的风险。

专家提示:孕周越大,越应该采用脐带穿刺,一方面可以提高诊断率,减少培养失败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孕周的孩子流产的风险会明显降低。

脐带血穿刺是妊娠20周后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的一种诊断方法,孕20-24周为最佳。

目前穿刺诊断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绒毛穿刺、羊水穿刺以及脐带血穿刺。绒毛穿刺适用于孕早期(11周--14周)的唐氏和其他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是通过穿刺获得胎盘组织来进行诊断。羊水穿刺适用于孕16周--24周的病例进行唐氏等异常的产前诊断。脐带血穿刺是妊娠20周后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的一种诊断方法。

脐带血检查结果怎么通知

为了促进优生优育要求女性自妊娠后,就应该按照要求做好检查。只有做好孕检,才能确保胎儿健康。胎儿脐带检查是孕期重要的一个检查项目。那么这一个项目主要检查些什么呢?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认为自己有能力向所有准妈妈分享一些与胎儿有关的事。毕竟孕育健康的生命是每个做母亲的人的心愿。

新生儿脐带血检查什么

1.脐出血,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在1个月的时间内,若宝宝用力咳嗽或是激动地哭闹,都会导致腹部胀气,使脐残留端内血管微微张开,出现渗血的情况。在新生儿的衣服上有少许咖啡色或鲜红色的血迹。

2.脐肉芽肿,脐后未愈合的伤口时,受到异物的刺激,剪断的脐带伤口会有息肉样小肉芽肿形成。表现为脐部有樱红色肿物,似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组织,有浓、血性分泌物,污染衣裤,经久不愈。若新生儿脐带出血是脐肉芽肿造成的。

3.脐湿疹,生儿患湿疹的情况不在少数,其中有部分宝宝湿疹会长在肚脐处。肚脐处的湿疹有可能导致皮肤糜烂,分泌物时多时少。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如何预防出血

1.保持宝宝的脐窝清洁。宝宝的脐带残端刚脱落时,脐窝还可能会有少量渗液,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是由于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没有完全长好,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另外,肚脐四面还可能会出现稍微的发红的状况,这也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妈妈不必太用担心。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

2.保持宝宝脐窝的干燥。宝宝的脐带残端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一定要保证脐窝的干燥。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感染的状况,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

着来迎向新世界,而父母亲们都是笑着来迎接新生儿。这是一件多么让人喜悦的事情,孩子都是父母亲的心头肉,一旦有什么小毛病,都会十分的紧张。所以当父母亲的在备孕期间就应该注意饮食,戒掉不良习惯,这样在怀孕期间孩子才能健康的发育,成长。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