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戴眼镜会加深近视吗 怎么才能恢复视力

戴眼镜会加深近视吗

1、长期戴眼镜,会变“金鱼眼”

听说眼镜戴久了眼球会凸出,变成“金鱼眼”。这个锅眼镜背得有点冤啊!因为眼球变形的真正原因是: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眼轴线变长,发展到高度近视,才有可能会出现眼球凸出的现象。也就是说造成眼球变形是近视,而不是眼镜~

眼球凸出程度与近视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如果近视度数并不高,比如小于600度,眼睛凸出并不明显。

2、近视度数低,就不用戴眼镜

近视度数不高,戴眼镜好麻烦,能不戴就不戴吧~一旦确诊近视,就需要佩戴眼镜!这跟眼睛近视度数没有必然关系,高度近视患者须长期佩戴眼镜,低度数患者也不例外。

如果近视了不戴眼镜,眼睛就不能得到清晰的视觉信号刺激,眼内负责调节功能的睫状肌就可能会过度工作,从而很容易导致视疲劳,甚至斜视、弱视等问题。所以,为了防止睫状肌过度劳累,近视度数低的童鞋也要长期佩戴眼镜。

3、经常戴眼镜,近视度数会越来越深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度数会越戴越深。其实这种说法不靠谱,戴眼镜并不会导致度数加深。导致度数加深的原因有:不合理使用眼睛(比如长时间玩手机)、不注意用眼卫生、所配戴的眼镜度数不合适、眼睛本身前后径变长以及其他病理性方面的原因。如果你有上面的那些习惯,不管是否戴眼镜,近视度数都会只增不减。

4、用眼镜布“干擦”眼镜

之前一则微博称:长期用眼镜布擦眼镜,会造成镜片磨损。眼镜布真正的功能不是擦眼,而是用于包裹镜片,与眼镜盒隔离开。围观群众纷纷表示,已经用眼镜布擦了十几年、几十年,你现在告诉我不能擦?

其实,眼镜布可以擦眼镜,关键看怎么擦。如果眼镜布质地很硬或很脏,大力“干擦”镜片,摩擦力非常大,肯定不好。镜片有些灰尘,用眼镜布轻轻弹掉,是没有问题的。还有些“不拘小节”的童鞋,经常抓起衣角就擦,其实衣服的纤维很粗,大力擦镜面也会造成磨损。

眼科医生推荐的清洁方法:

流水模拟“超声波”清洁法——水龙头开小水,镜片垂直于水流,缓慢移动镜片,让水流缓缓从镜片流过,慢慢冲洗,最后再用柔软的眼镜布擦干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洗眼镜,镜片上一般不会残留水滴。除此之外,市面也有专门的眼镜纸、框架眼镜清洁液出售,大家也可以买来试试。

5、过于“专情”,眼镜一戴就是好几年

在眼镜这件事情上,很多人都很“专情”,不戴到镜片破损、镜架开裂,轻易不换眼镜。

实际上,眼镜也是有保质期的!眼镜是根据当时眼睛的各项参数,如屈光度、双眼视功能、视力矫正程度等,科学精确计算之后量身打造的。但时间久了,眼睛各种参数会发生变化,可能之前配的眼镜,不适合现在眼睛的状态了。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定期复查眼睛。一方面看眼睛的健康情况;另一方面检查镜片和镜架是否合用。不一定每次检查都要换眼镜,主要是看眼镜对视力的提高作用,以便及时调整。

怎么才能恢复视力

1、远方凝视

我们都知道近视眼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和困扰,如果每天都带着一副眼睛的话不仅会影响美观,而且还对我们的眼睛没有好处,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找一处10米以外的草地或绿树:绿色由于波长较短,成像在视网膜之前,促使眼部调节放松、眼睫状肌松弛,减轻眼疲劳。不要眯眼,也不要总眨眼,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凝视25秒,辨认草叶或树叶的轮廓。接着把左手掌略高于眼睛前方30厘米处,逐一从头到尾看清掌纹,大约5秒。看完掌纹后再凝视远方的草地或树叶25秒,然后再看掌纹。10分钟时间反复20次,一天做三回,视力下降厉害的要增加训练次数。

2、晶体操

在日常生的生活中高幅度的工作压力给我们的眼睛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形成了近视眼的可能,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转眼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的缓解,双手托腮,让眼球按上、下、左、右的顺序转动10次,接着再逆时针、顺时针各转动10次。

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用上文向大家介绍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的缓解,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缓解,找一幅3米外的景物(如:墙上的字画等),同时举起自己的左手距眼睛略高处伸直(约30厘米),看清手掌手纹后,再看清远物,尽量快速的在二者间移动目光,往返20次。

3、推拿操

采取坐式或仰卧式均可,将两眼自然闭合,然后依次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要求取穴准确、手法轻缓,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a、揉天应穴:用双手大拇指轻轻揉按天应穴(眉头下面、眼眶外上角处)。

b、挤按睛明穴:用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揉按睛明穴(鼻根部紧挨两眼内眦处)先向下按,然后又向上挤

c、揉四白穴:用食指揉按面颊中央部的四白穴(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

d、按太阳穴、轮刮眼眶:用拇指按压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一横指处),然后用弯屈的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轻刮眼眶一圈,由内上-》外上-》外下-》内下,使眼眶周围的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寥、球后、承泣等穴位受到按摩。对于假性近视、或预防近视眼度数的加深有好处。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