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化代谢: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已经研究了很多。这个理论假设主要来源于精神药理学的研究。临床研究发现,部分抑郁症患者尿中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物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反映了患者脑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减少。有趣的是,当抑郁转为躁狂时,这种代谢产物在尿液中的排泄量增加,这表明躁狂和抑郁与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的量有关。还发现无论躁狂还是抑郁,大脑、脑脊液和尿液中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都较低。
3.遗传因素:许多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但抑郁症不是遗传病。遗传学研究主要是通过家谱的调查和双胞胎的研究。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生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但这主要是指情感性精神病抑郁症。至于其他轻度抑郁症,如抑郁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症,性格和环境因素可能起更大作用。
4.心理和社会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半数以上的抑郁症*发病患者中均可发现,但有很多是有特殊性的。抑郁性神经症和反应性抑郁症的发病无一例外都有心理和社会因素,尤其是后者。没有精神刺激,反应性抑郁症怎么来?但至于情感性精神病的抑郁是否与精神刺激有关,还是值得慎重考虑的。有些患者其实是先有了抑郁症,在此基础上遇到一些对一般人来说并不刺激的“精神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