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健康 > 鄂州白癜风医院 > 正文
中药药浴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2013年版)

中药浴已逐渐成为皮肤科常用的皮肤病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在应用中存在一些差异,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改进。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中西医皮肤科亚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皮肤科专家达成本共识。本共识的目的是规范中药浴在皮肤科特别是白癜风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浴的定义与分类一

定义:  中药浴(以下简称药浴)是一种外部治疗方法,在浴水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草药,在适当的温度下用一定的方法洗澡,以缓解疾病。广义药浴是用中药制成药液,通过湿敷、熏蒸、熏蒸、浸泡、淋浴等方法进行全身或局部沐浴;狭义药浴是用中药煎煮取汁,将身体和四肢浸泡在药液中的方法,即浸泡疗法。

①可分为全身药浴和局部药浴,局部洗浴可分为坐浴、手足浴、头面浴、眼浴等;

②湿敷、熏洗、熏蒸、浸浴、淋浴等可分为不同的使用方法;

③淀粉浴、硫磺浴、糠浴等活性成分不同。

药浴操作方法二

1.湿敷疗法

基本操作:6~ 一层纱布(可预先制成湿敷垫备用)浸泡在新鲜配置的液体中。吸收液体后取出,拧至不滴水,然后敷在患处。确保它与皮肤损伤密切接触,大小与皮肤损伤相同,每次30次~40min,每隔5~10min更换一次湿敷纱布,每天1次~2次。

①冷湿敷法:将湿敷垫浸泡在药液中,温度为0~10℃为宜,将湿敷垫拧至不滴水为度,敷在患处,长时间保持敷料湿润,每隔10℃min更换1次;

②热湿敷法:将湿敷垫浸泡在药液中,温度为30~40℃合适,操作方法同上;

③开放式湿敷:皮损后不包扎湿敷垫,每隔5次~10min取下湿垫,浸泡在药液中,重复基本操作;

④闭合湿敷:湿敷垫覆盖皮损后,加盖油纸或塑料布,每30次min取下湿垫,浸泡在药液中,重复基本操作。

1234...全文 5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推荐医生

MORE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