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传统评书瞄准“中医药文化IP”

“杏林说书第一人”

年近6旬的于鸿有很多身份,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会员等等。但是,于鸿更喜欢别人叫他“杏林说书第一人”。他讲了30多年的评书,也跟着出身中医世家的岳父学了30多年中医。

学医时,岳父常给于鸿讲一些中医药历史文化故事,虽然零散,却让他感觉精彩万分。10年前,看到社会上一些“中医黑”的言论,于鸿坐不住了,开始尝试将中医药故事写进评书,并为这些作品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杏林评书。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将中医药变成了评书的IP。”于鸿说。

有一年,于鸿在重庆演出,一位著名相声演员担任主持。彩排时,这名相声演员看到节目单上“杏林评书”几个字的时候,喃喃念到:“吉林评书……”

于鸿礼貌地打断了他,并向他解释了“杏林”的含义和杏林评书的主要内容。这位演员听后感慨说:“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评书应该让更多人听到。”

这件事也让于鸿认识到,中医药文化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广为人知。由此,他更加坚定了说好杏林评书的决心。

从《虎守杏林》到《扁鹊见蔡桓公》再到《曹操与华佗》,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合扇拍案,娓娓道来。于鸿讲杏林评书十余年,演出场次已过千场。他说,评书的生命力和最大价值,就在于它的朴实、张放和直接,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也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优质载体。

在“奇”与“真”之间取舍

评书故事讲究奇,越奇,越跌宕,故事就越有味道,越能博得听书人的掌声。一些说书人为了追求“奇”,或许会对故事进行“加工”,甚至张冠李戴。但于鸿认为,中医药故事与一般的评书故事不同,会涉及专业医学知识,因此需格外谨慎。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