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频道 >

糖尿病性葡萄膜炎的西医治疗方法

糖尿病应在内分泌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用药治疗,葡萄膜炎的治疗则应根据炎症类型、严重程度、伴有血糖升高的程度等方面来确定。糖尿病性葡萄膜炎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前葡萄膜炎的治疗 前葡萄膜炎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睫状肌麻痹剂和非甾体消炎药治疗。对于严重前葡萄膜炎(如出现前房积脓)的患者,可每15min点眼1次,连续4次后,改为每小时1次,一般2~3天后炎症即明显减轻,然后根据临床表现逐渐降低点眼频度。一般而言,糖皮质激素滴眼剂点眼治疗对血糖影响不大。 睫状肌麻痹药在临床上多选用后马托品。这是因为它不但有很好的睫状肌麻痹作用,还可使瞳孔处于不断运动状态,能有效地预防虹膜后粘连的发生。但对于有前房积脓或有大量前房内纤维素性渗出的患者,可使用阿托品眼膏,1~2次/d,待炎症控制后,改为2%后马托品眼膏点眼,或开始即用后马托品眼膏,1~3次/d,随着炎症的减轻改为每天1次或隔天1次。对于新发生的虹膜后粘连可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1%阿托品、1%可卡因和0.1%肾上腺素等量混合液)0.1~0.2ml,以期消除此种后粘连。但对于陈旧性虹膜后粘连,注射散瞳合剂已无明显效果。 非甾体消炎药滴眼剂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所伴有的前葡萄膜炎,通常与糖皮质激素滴眼剂联合应用。在炎症轻微时可单独使用非甾体消炎药。患者出现前房闪辉并不代表患者即有活动性前葡萄膜炎,只有在房水出现炎症细胞时,始能认为仍有活动性炎症。 2、后、中间和全葡萄膜炎的治疗 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应非常慎重,主要是因为它可使糖尿病加重。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但一般剂量不宜过大。如泼尼松通常不超过30~40mg/d;对于血糖明显升高且伴有顽固性葡萄膜炎者,宜选用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由于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肾脏损害,这些免疫抑制剂也易引起肾功能和其他系统的副作用。在治疗中应注意使用比正常人小的剂量,并应密切随访、观察和进行有关实验室检查,以避免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由于环孢素、FK506具有升高血糖并且可引起酮症酸中毒等副作用,所以对这些患者不宜使用这些药物。 3、合并特定类型葡萄膜炎的治疗 对合并特定类型的葡萄膜炎,治疗时既要考虑到糖尿病,又要考虑到合并葡萄膜炎的特点。如合并的Vogt-小柳原田病,本身需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但患者的糖尿病限制了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因此,应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对这些患者,糖皮质激素不是绝对不能使用。在最初发病的患者也可于糖尿病控制的情况下,试用小于常规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于合并眼弓形虫病者,则需给予有效的抗弓形虫药物。 4、并发症的治疗 由视网膜缺血所致的虹膜红变应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如系葡萄膜炎引起者应积极抗炎治疗;继发性青光眼应给予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继发于瞳孔闭锁者,应行激光虹膜切开术;并发性白内障应在炎症完全控制后进行手术治疗。 糖尿病合并葡萄膜炎的预后与治疗是否正确有密切的关系。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往往能避免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预后较好。但如果治疗不当,患者发生了并发性白内障、炎症性或激素性青光眼,则使治疗复杂化。虽然现代白内障摘除手术和抗青光眼手术的技巧和仪器设备已日趋完善,但由于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对损伤的高反应性,使得手术成功率低于正常人。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应给予及时和正确的治疗,尽可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