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间歇性断食是不是减肥路上的“真命天子”?

间歇性断食是不是减肥路上的“真命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危害中国老百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来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中的很多致病因素跟每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比如说体重异常的问题。

雷海潮强调,“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加强生活方式的干预,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是非常关键的。”

朋友们,准备好响应国家号召控制体重了吗?让我们来试试通过风靡全球的间歇性断食(IF)来控制体重。间歇性断食可不是让你饿肚子,而是教你如何聪明地“饿”。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间歇性断食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到底是不是你减肥路上的“真命天子”。

间歇性断食是什么

间歇性断食不是一种饮食,而是一种饮食模式。它不关心你吃什么,而是关心你什么时候吃。简单来说,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禁食,然后在另一段时间内进食。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你和你的胃在玩捉迷藏?

间歇性断食的几种方法

1、16/8法则: 是每天都可以进食,但每天必须大概16小时连续断食。一般断食时间段为晚餐到早餐时段,进食窗口为 8 小时。比如,你可以选择中午 12 点到晚上 8 点之间进食,其余时间只喝水、黑咖啡或茶。临床研究显示实施限时间歇性断食1到4个月,可以降低体重2% - 3%,但更重要的是,晚上感觉饥饿减少,睡眠改善;还有研究显示,限时间歇性断食间可以降低身体炎症,缓解一些疾病病情。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