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今年68岁,十多年前查出高血压,医生开了药,叮嘱他一定要服用。可老张是个随性的人,总觉得“药嘛,吃了就行”,时间上从不讲究,有时下午想起来才吃,有时晚上看电视时才顺手吞一片。虽然血压控制得不算特别稳定,但也没出过大问题,他便一直这么将就着。
直到半年前,老张和老友下棋时聊起高血压的事。老友一脸严肃地说:“老张啊,你这药可不能乱吃!我听说降压药必须早上吃,效果最好!”老张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难怪自己血压总是不稳,原来是吃药时间不对!于是,他立刻改了习惯,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吃药。
就这么坚持了几个月,某天早上,他刚吃完药,突然一阵头晕目眩,差点摔倒在地。老伴吓得赶紧带他去了医院。医生仔细询问后,皱起了眉头:“您这降压药吃得太随意了!时间不固定,药效根本没法稳定。再加上您平时爱吃咸菜、腊肉这些食物,血压能控制好才怪!”
老张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直打鼓:这降压药,到底该什么时候吃?早上?晚上?还是……?
一、降压药早上吃最佳,晚上效果最差吗?
国内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呈杓型,即白天有2个血压高峰、晚上有1个血压低峰。因此降压药一般是主张早上吃,这样一来就可以覆盖白天的2个血压高峰,避免让夜间的血压过低。
之前有一项研究发现晚上口服降压药或可给身体带来更多的获益,尤其是Hygia时间疗法试验,将这个争论拉上了高潮。
通过试验,研究人员发现晚上睡前服药的受试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下降了45%、卒中风险下降了49%、心梗风险下降了34%、冠状动脉血运重建风险下降了40%、心衰风险下降了42%、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了56%。
你是否曾深陷这样的困境:身体的疲劳仿佛无底洞,无论如何休息都无济于事?你是否还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肌肉及关节痛、头痛、睡眠差……如果是这样[详细]
2024-11-27 07:48:51近日,多家卫生巾品牌因被质疑长度不达标、pH值不符合标准等引发争议,多次登上热搜。据不完全统计,本周(11月18日至11月21日)以卫生巾为关键词的微博热搜已超过5个。[详细]
2024-11-25 07:43:40你们近几年有没有觉得自己越来越健忘了,Fay就经常有这种感觉,上高中时强大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九门功课样样能背的记忆力,现在已经大大减退了,有时说了上一句忘了下一句[详细]
2024-11-25 07:42:55年仅45岁的孙先生,自出生起便成为乙肝病毒的携带者,然而多年来他从未进行过复查。因工作需求,他频繁参与各类酒局应酬。直至身体被严重的腹痛、腹胀与腹泻所困扰,才前往医院接受全面检查。[详细]
2024-11-25 07:41:51秋末冬初,不少地区的儿科都爆了!最近,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家长发帖表示,当地一些医院的儿童院区“人山人海”,挤满了输液的孩子。[详细]
2024-11-22 07:52:38干燥、脱皮、泛红?秋冬季护肤指南来了[详细]
2024-11-22 07:51:5711月17日,诺和诺德中国举办发布会宣布,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正式在国内上市。[详细]
2024-11-20 07:46:44央视新闻11月16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沙特吉达举行的第四届全球高级别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部长级会议上表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正在威胁人类所依赖的药物治疗效果。[详细]
2024-11-20 07:46:16三四十岁,是人生的黄金年龄,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说明来到这个阶段,就应该树立人生的目标。[详细]
2024-11-20 07:45:57无论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还是成年的打工人,常常免不了脸上冒痘(医学上叫做“痤疮”),这让人烦恼不已。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声称能够快速祛痘的产品,其中一个就是痘痘贴。[详细]
2024-11-18 07:50:23鱼刺卡喉,在生活中不算少见。吞饭、催吐……土方法总是被频繁应用,但有时却暗藏“杀机”。...
2024-12-18 07:53:58男子不慎吞下鱼刺,竟然穿出胃扎到肝!就拿上面“每日二两”的说法来讲,假设他喝的是40°的白酒,那么一天的酒精摄入量为32g。...
2025-01-06 07:51:14吃晚饭时,长期喝点白酒的人,身体最后会怎样?研究告诉你答案近日来,国内多地出现甲流高发的现象。相关数据显示,“甲流”搜索及报道量显著上升,讨论度持续走高。那么,甲流是什么?如何防范?感染后又该如何用药?这里咱们就展开来说一说。...
2025-01-08 08:04:04甲流高发!几个高效防范措施请收藏,守护家人健康大众印象里,痛风的可怕来源于发作时的剧痛,其实伴随的“痛风石”也不容小觑。...
2025-01-10 08:02:073种蔬菜嘌呤比肉还高,堪称“尿酸炸弹”!很多人还每天在吃大众印象里,痛风的可怕来源于发作时的剧痛,其实伴随的“痛风石”也不容小觑。...
2025-01-17 07:53:473种蔬菜嘌呤比肉还高,堪称“尿酸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