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饭后出现4个异常,或是胃癌来临(2)

2、体重下降

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减弱,易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乏力等症状,但如果短期内身体有明显变化,机体对食物影响吸收出现障碍,体重快速下降,体型明显消瘦,很可能是肿瘤作祟。

3、出现黑便

若胃病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黑便,可能表明胃溃疡出血或发生癌变,应进一步到医院检查,仔细辨别。

4、烧心反酸

指发生在胸骨下部附近,也就是常说的“心窝”处的烧灼感。当烧心反酸现象反复出现,很可能是肿瘤引起的胃酸分泌紊乱,需要注意。

三、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祸根”,如何预防?

我国胃癌发病率居高不下,有部分原因与幽门螺杆菌有关。据统计,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非常高的国家,而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并与胃癌有关。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1类致癌因子,并明确其为胃癌危险因素。当然,这并不说明,Hp感染者一定就会患上胃病乃至胃癌。

大多数Hp感染者不生病,15%~20%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小于1%可发生胃癌。胃癌除了有Hp在“捣乱”,还与遗传因素、免疫力弱、生活方式不良等有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主要与日常饮食习惯有关,那么日常应如何预防呢?

1、使用公筷

中国人吃饭习惯多人共同进食,餐桌上一盘多筷一起夹,就容易引起病菌传播,因此在外就餐,最好使用公筷、公勺,或是自备餐具。

2、尽量少吃生食

刺身、沙拉等生食虽然别有风味,但幽门螺杆菌可依附在生肉中,没有经过高温烹煮,病菌无法被消灭,通过人体胃肠道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

因此,日常饮食一定要注意,食物要彻底熟透再放入口中,少吃半生不熟的食物。

3、口味清淡些

辛辣的食物、烟酒、腌制类的食品容易对胃粘膜造成刺激,使胃肠抵抗力下降,增加幽门螺杆菌入侵机会。

4、不口对口喂食

不少家长喜欢给孩子喂饭时,用舌头试试温度,或是嚼碎后喂食,这样孩子容易因家长唾液,被感染上幽门螺杆菌。

胃癌虽然高发,但只要尽早发现,很有可能实现痊愈。因此胃癌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进行检查,若短期内胃部不适或者无原因的消瘦疲乏、黑便等症状,也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