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粒、汗管瘤、粉刺、毛周角化症,这些都是什么皮肤病?
脂肪粒虽然叫脂肪粒,但是跟脂肪没有什么关系,它真正的名字叫粟丘疹,是一种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表面上看,它呈现白色或者黄白色的丘疹形态,针尖至米粒大小都有。而实际上它的完整形态是一个囊壁包裹着角蛋白。就是角蛋白趁肌肤不注意陷到里边小破口里边去,被没有发现异常的肌肤包裹了起来,就成脂肪粒了。
汗管瘤经常被误认为是脂肪粒,但其实汗管瘤要比脂肪粒扁平一点,挤压针挑是挤不出东西的,摁上去也硬硬的,颜色接近肤色,也有淡黄色、褐色的汗管瘤。除了眼睛周围爱长,在背部、颈部也容易长。
粉刺分为开口粉刺(黑头)和闭口粉刺(白头),都是痘痘(痤疮)的早期形态,闭合性粉刺通常是一种白色小颗粒,在还没发炎泛红时很容易和脂肪粒混淆。脸子上刚出现粉刺时不痛不痒也不会红彤彤,需要上手摸才会感觉到有小疙瘩出现,产生原因是脱落的毛囊内表皮细胞和流动的皮脂一起堵住了毛孔,开口粉刺因为与外界接触所以油脂被氧化变黑,形成恼人的黑头。
毛周角化症就是俗称的鸡皮肤,产生大多是遗传因素,是一个窝在你基因里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怀着抠掉就一劳永逸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除了遗传的因素,也有其它的造成因素,比如哮喘、肥胖、皮肤干燥以及一些皮肤病等,但这些情况属于少数。
这几种皮肤病很容易就会被大家混淆,但是还是要注意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对应治疗方式,提醒一句,在不确定是什么皮肤疾病的时候,不要自行处理,进行抠抓或者刺破挤压,这都会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对黄褐斑丧失信心?业内名家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突破!
黄褐斑也有它的分类:
1、根据血管参与情况分2型,该分型对治疗药物及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①单纯色素型。
②色素合并血管型。
根据色素所在位置分2型,该分型对治*果判定有指导意义。
①表皮型
②混合型
根据皮损发生部位分3型—该分型对中医治疗有指导意义。
①面中部型
③下颌型
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决定了黄褐斑的难治性,这些种种复杂的因素让黄褐斑成为名副其实的“斑中*”。
①遗传易感性、日光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是黄褐斑三大主要发病因素。
②黑素合成增加、皮损处血管增生、炎症反应、皮肤屏障受损均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生。
③睡眠障碍、使用汞、铅含量超标等劣质化妆品、烹饪等热辐射接触、甲状腺疾病、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和肝脏疾病等均可诱发或加重黄褐斑。
④云南地处高原,常年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更加成为了色斑的一大劲敌,黄褐斑的加重和复发在所难免。
⑤黄褐斑还需要与黑变病、褐青色痣、炎症后色素沉等其它色素性疾病进行鉴别,不同的色素疾病,不同类型的表现,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诊断错误或治疗方法选择不当都可出现治疗*或加重黄褐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