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健康 > 济南肝病医院 > 正文
得了乙肝能吃保肝药吗 治疗乙肝如何避免母婴传播

得了乙肝能吃保肝药吗

我国被称之为肝病大国,尤其是乙肝发病率极高,虽然乙型肝炎非常普遍,但许多人对乙型肝炎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乙型肝炎需要服用保肝药物,才能避免病情恶化,因此会自行滥用保肝药,也有患者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可以自行清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乙型肝炎病毒能自动清除吗

乙型肝炎病人吃保肝药是有讲究的,并非所有病人都需要吃保肝药,滥用保肝药反而会增加肝脏负担,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有些乙型肝炎患者本身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就开始大量服用保肝药,这是非常错误的。由于药物都会通过肝脏分解,过多的使用保肝药只会导致肝功能变差,甚至诱发药物性肝炎。因此,乙型肝炎患者吃保肝药物还是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

那什么病人需要服用保肝药物呢

1、急性乙型肝炎,甲肝,戊肝

三种肝病:急性乙肝,甲肝,戊肝肝病都不严重,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或不需要治疗,可给病人用保肝药来缓解症状。

2、部分乙型肝炎,丙肝患者

部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人病情不重,无病毒活化复制现象,治疗后肝功能未*恢复正常,可适当食用保肝药促进肝功能恢复。

3、重型肝炎

如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等,可及时服用保肝药,以控制病情,可起到保肝作用。

治疗乙肝如何避免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常见的传播途径之一,相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较多,大部分是由父母传染给婴儿所致。研究表明,如不采取有效的阻断措施,由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中,约有40%以上的婴儿出生后半年内就会出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而由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中,乙肝E抗原阳性和乙肝病毒E抗原双阳性的患病率*90%以上。所以乙型肝炎母亲在怀孕前应将病情控制好,然后再怀孕,在生产前后应做好预防母婴传播的措施。

下面了解一下乙肝母亲通过什么途径传染给婴儿:

一、宫内感染:由于乙肝病毒使胎盘屏障受到*的损伤,并且有渗透性改变。已有研究表明,母亲体内乙肝病毒基因阳性,是引起母婴传播的主要因素。无论母亲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还是阴性,胎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随母亲血清中乙肝病毒基因的升高而增加。因此,血清乙肝病毒基因是判断宫内感染的重要指标。

二、产时感染:指从产程开始到产后发生的感染。因为胎儿在通过产道时,吞咽了含乙型肝炎病毒的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在分娩时,子宫收缩导致胎盘内绒毛血管破裂,母血渗入胎儿体内而引起感染。

三、产后感染:病毒主要通过母婴接触感染新生儿,与接触母亲唾液和哺乳有关。现已证实,乙肝大三阳母亲的乳汁中乙肝病毒基因检出几率为100%。但是*认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通过母乳喂养提高婴儿病毒携带率的可能性有限,低于分娩时的感染率。

1、积极抗病毒:降低孕妇体内的病毒含量是影响其传播机率的关键。因此,在孕前应积极治疗乙肝,能使乙肝病毒血清基因水平下降,在大程度上减少母婴垂直传播。

2、产时阻断:剖宫产是否能降低母婴传播率尚无定论,但目前肝病医生多倾向于提倡阴道分娩,尽量避免会阴侧切,减少胎儿在产程中的局部损伤,可降低感染的机率。

3、联合免疫: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出生后采用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相结合,以减少母婴传播。孕期感染乙型肝炎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应进行主动和被动免疫,即产后立即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单位,要求尽早进行,不迟于出生后16小时,应在6小时内完成,同时可在其他部位注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每月接种一次,连续3-6个月,以1-2-6计划接种乙肝疫苗。

4、产后阻断:母乳喂养是较好的喂养方法,但对慢性乙肝母亲是否可以哺乳还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肝病医生认为,哺乳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不会增加婴儿感染的危险。所以,只要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可以哺乳。但乙肝妈妈体内的血清,以及乳汁中的乙肝病毒基因数字都很高,一旦乳头破裂,宝宝的口腔粘膜溃疡或者口周皮肤破裂,即使宝宝已经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联合免疫,母乳喂养也因此不要继续喂养。

相关阅读

推荐医生

MORE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