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痢疾是什么 痢疾的症状是什么

痢疾是什么

痢疾,中医病证名。是以痢下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症状。是夏秋季节常见的传染病。

痢疾病位在大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病理因素以湿热疫毒为主,病理性质分寒热虚实。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

病理性质:初期多为实证,因湿热或寒湿所致。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病理演变:湿热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耗伤气血,为疫毒痢。如痢疾失治,迁延日久,或收涩太早,关门留寇,正虚邪恋,可发展为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的休息痢。

痢疾的症状是什么

1、辨急慢

轻重急性痢疾,发病急骤,症状比较典型,经常会在夏秋这两个季节发病,时间大概在2个月以内;而慢性痢疾,病情缓慢时间较长,并且反复发作,时间大概在2个月以上。

轻者下痢脓血兼见粪质;重者但见下痢脓血,不见粪质;或下痢次数减少,却见腹胀皮急如鼓,呕吐频繁,烦躁,口渴食少,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脉实滑有力;或下痢,噤口不能食,或到口即吐。

与水难饮,精神萎靡,兼见呃逆;或下痢黏稠脓血,烦渴转筋,或见面红润,后如涂朱,脉数疾大;或下痢脓血不止,神萎恶寒,手足厥逆,身冷白汗,气促息微,脉或沉细迟,或微细欲绝,或反浮。

2、辨虚实寒热

实证者多为急痢、暴痢,患者多年轻且形休壮实,腹痛胀满坚硬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痛势暂时减轻,里急的特点为急迫欲便,不及登嘲即便,后重的表现为肛门坠重,便后减轻,未几复作。

虚证者多为慢痢、久痢,患者多年高体弱,腹痛喜按,痛势绵绵,便后痛势反见明显,里急的特点为登圊不甚急迫,或久坐而无便,后重的特点为肛门坠胀,便后不减,甚者反加重。

寒证者下痢赤白而清稀或下痢纯白滑脱,无热臭,面白形寒,或下痢紫黯而稀淡,或下痢色黄而浅淡不甚臭,腹痛拘急或腹痛隐隐喜温,里急后重较轻。

热证者下痢脓血,或纯鲜红血,粘稠腥臭或下痢门脓,或痢下色黑焦、浓厚,或痢下色黄而深、秽臭,或痢下赤白相兼如鱼脑,黏稠难下,腹痛窘迫。口渴喜冷饮,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明显,或见发热,甚则高热不退。

3、辨痢色

痢下白冻或白多赤少者,多为湿重于热,邪在气分,其病轻浅;若纯白清稀,或如胶冻如鼻涕者,为寒湿伤于气分;白而滑脱者属虚寒;白而有脓者为热;痢下赤冻,或赤多白少,多为热重于湿,热伤血分,其病较深;

若痢下纯鲜血者,为热毒炽盛,迫血妄行;痢下赤白相杂,多为湿热央滞;痢下色黄而深,其气秽臭者为热;色黄而浅,不甚臭秽者为寒;痢下紫黑色、暗褐色者为血瘀;痢下色紫黯而便质清稀为阳虚;痢下焦黑,浓厚大臭者为火;痢下五色相杂为湿热疫毒。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