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夏季常“跑厕所”谨防胃肠道肿瘤

Hp感染!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各种因素导致胃癌发生

日常的生活中对胃癌有影响的因素,最重要的是饮食。“食盐过多也会使幽门螺杆菌更容易感染、更具有侵袭性,盐还会破坏韦德黏膜层,直接导致胃癌的发生。”李兴文说,而腌制食品和烟熏食品中普遍含有的大量硝酸盐、烟硝酸盐等物质,在胃内细胞作用下也会转变成为各种促癌物质。所以说,大量和经常性地食用盐腌、烟熏或其他腌制的食品,都会增加胃癌的风险。“吸烟,也是胃癌和食管癌重要的致癌因素。”李兴文解释说,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不仅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还能通过血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引起消化道黏膜的损伤。在吸烟人群中,胃癌,特别是靠近食管部分的胃癌发生率会升高一倍。

息肉是指胃黏膜的良性增生,大多数胃息肉并不增加胃癌的风险,比如增生性息肉或者炎性息肉都是良性疾病,但有一种息肉称为腺瘤,有时候可能会转变为胃癌。胃食管瘤是一种消化道的动力障碍而引发的疾病。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胃肠道的蠕动是一种“驯化”过程,慢慢形成了一种“单行道”,进食后只能往胃腔、小肠方向走,不会往反方向走。在食管与为连接的地方也会形成一个高压带,不让胃内的食物或消化液由胃返回到食管。如果这种蠕动动力不足,或出现了反常蠕动,或高压带被破坏,就会使胃里的食物、消化液由胃反流到食管,对食管黏膜产生破坏,发生糜烂、溃疡。当这种情况长期、反复地发生时,就会使得食管胃结合部的胃癌发病率升高。

Hp感染成胃癌最危险因素

“一些胃部的良性疾病,也可能会增加胃癌的风险。”李兴文说,这些疾病包括了生活最为常见的息肉、胃食管反流病、巨大肥厚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遗憾的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对这些常见疾病总是不很重视,大多时候会凭借经验买药服用,这样的做法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不能在早期得到有效治疗,容易延误病情。

胃癌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上升趋势,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胃癌患者发病年龄都在65岁以上,而且以男性为主。临床统计显示,男性患胃癌的概率大约是女性的两倍。但遗憾的是,尽管有无数学者对肿瘤进行了各种研究,但仍然没有办法知道肿瘤发病的具体原因。“全世界有大约50%的人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在经济条件、生活环境较差的情况下,细菌很容易通过唾液和粪便传播,因此治疗这种感染非常重要。”李兴文说,幽门螺杆菌作为危险因素和其他危险因素一样并不是胃癌发生的直接原因,只是会增加患病的风险。也就是说Hp感染是目前最明确、最重要的胃癌危险因素。

根治Hp胃癌前期病变将缓解

假如说患者为了治疗胃溃疡将一部分胃切除,残胃内胃酸的分泌物就会减少,这种低酸水平会导致更多细菌生长,而细菌产生的亚硝酸盐类化学物质会使残胃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同时,靠近食管部分的胃被切除后,胃酸反流入食管的机会就会增加,会使得食管胃结合处的胃癌风险增加,另外,远端胃切除后,本该流入十二指肠的胆汁也容易发生反流,这会破坏韦德黏膜层,增加患癌的风险。“若因良性疾病进行了胃切除手术,也会增加残留胃患癌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会持续至手术后15-20年。”李兴文如此说。

幽门螺杆菌对细胞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它有很多种“武器”,比如可以分泌大量的尿毒酶,这种酶可以分解血液、体液中的尿素,释放出氨气。氨气是一种有毒的碱性气体,会毒害胃黏膜上皮细胞,氨的浓度越高,胃内炎症越重。而长期的慢性炎症、各种毒害因素、会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一些很危险的改变,从而引发胃癌。李兴文介绍,临床上,当幽门螺杆菌彻底根治后,胃癌的前期病变如胃炎、肠化生、异性增生等都会明显缓解。

温馨提示

定期检查防治胃癌

夏季常“跑厕所”谨防胃肠道肿瘤

温度、湿度渐升,气温的日渐升高影响胃肠道功能,胃肠炎、消化不良病人比春季相比明显增多。专家称,偶尔消化不良也许不碍事,但经常性的消化不良可能是胃肠道癌肿的症状,应尽早检查。

消化不良可能“大件事”

人的胃肠道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广东夏季天气湿热,不少人仍按冬天的习惯储存食物,一旦吃了不新鲜的食物,容易导致肠胃炎发作;天气等外界因素的不良刺激,也让人承受消化不良之苦。

此外,广东人偏爱生冷、腌制食物,爱喝早晚茶、热茶,爱吃热粥,饭前还爱喝汤,这些饮食习惯都可对肠胃造成不利影响,腌制食品和潮汕工夫茶甚至被广东医学界列入肠胃杀手行列。专家称,咸菜、腐乳等腌制食品含盐高,不但易导致高血压、加重肾负担,还会损害胃肠道黏膜,使人易得胃肠溃疡和炎症;潮汕工夫茶一味求烫,高温茶水刺激食道黏膜,久而久之可能导致食管癌;而饭前喝汤太多则不利消化。“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很多食品适度吃没问题”。专家认为,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20%的癌症。

1周1次消化不良要警惕胃肠道癌症

出现胃胀、胃口不好、肚子痛等症状,随便找几片药吃吃就挺过去的人很多。我国9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肠胃疾病。“消化不良、肝病和胃肠道肿瘤是最常见的胃肠疾病,胃肠溃疡、慢性胃炎等导致的消化不良的情况更是多见,癌肿也会导致消化不良等症状经常出现”。日常的肠胃不适容易被忽视,但这恰恰是肠胃严重疾病和胃肠道癌症(食管癌、胃癌、十二指肠癌、肝癌、胆管癌、大肠癌等)的主要元凶之一。专家称,当1周有1次或以上消化不良症状出现时,就该提高警惕,尤其是年纪在40岁以上的人。

“目前筛查消化道肿瘤的方法有钡餐、验血、验便、内镜等,其中钡餐、验血、验便等受客观条件影响较大,而消化道内镜则可确定息肉、肿瘤的大小、位置,还可直接取活检以判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专家举例称,大肠癌一般由大肠息肉经过5年、10年发展转化为癌症,通过内镜检出有息肉时可即时在内镜下将它切除,对于预防肠癌来说能防患于未然。

40岁以上应定期筛查

“吞咽不适、饱胀、消瘦、食欲不振、便血、大便性状改变等,往往是胃肠道癌症的警示,应马上做胃肠镜检查。”等到了疼痛难忍时才去检查和求诊,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加大了治疗难度,也降低了生存希望。有数据显示,广东省早期胃癌检出率仅为13%,全国90%的胃癌患者被检出时已处于发展期甚至晚期,治疗难度更大。

据悉,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规定国民要定期做内镜检查,其中日本规定30岁以上的人每年的例行体检要包括胃镜检查。“我国还没有相关要求,但业内普遍认为40岁以上就应当进行相关筛查”。专家提醒,除了有吞咽不适、饱胀、便血等胃肠警示症状外,有胃癌家族史、饮食多油多肉者,应被视为重点筛查人群。至于做哪个部位的内镜,一般可根据医生建议和自身情况决定,如上消化道有不适的人应该做胃镜,肚脐附近疼痛的人可做钡餐、小肠镜、胶囊内镜等筛查,下腹痛的人较适合做大肠镜检查。

专家建议

胃镜肠镜应定期做检查

即使没有出现吞咽不适、饱胀、消瘦、食欲不振、便血、大便性状改变等明显的消化道警示症状,胃镜、大肠镜也应该作为某些人群的健康体检项目。

提倡40-45岁开始做第一次胃镜检查,若无明显病变3年复查一次,若有增生等病变则要半年或1年复查一次;大肠镜从50岁开始做第一次,无明显病变10年复查一次,否则需要2年-3年复查一次。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