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勿盲目“忌口” 识破胃癌“伪装”定期做好胃镜检查

肿瘤病人勿盲目“忌口”

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美味与健康有时也会产生冲突。风靡全国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上周首播,开篇介绍的就是美味的稻花腌鱼,然而这样的高盐食物可是诱发癌症的危险因素。

“青年胃癌”患者越来越多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患者数占全世界胃癌患者总数的42%。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总认为恶性肿瘤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年轻人无关,但林锋介绍,最近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已逐年呈现年轻化趋势。

腌制食品很危险

胃癌可以说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吃什么、怎么吃与胃癌的发病最为相关。人们已知长期食用腌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等盐渍食物容易诱发胃癌,主因是这类食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食物中的氨基酸和低级胺类发生反应,可形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和亚硝酰胺类物质,从而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林锋介绍,我国西北地区人群胃癌高发,这与他们爱吃腌肉腌菜不无关系。盛产烟熏肉的湖南地区胃癌发病率也不低,主要与烟熏烤食物制作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污染食物有关,其中很多都具有强弱不同的致癌性。而在我们广东地区,虽然整体胃癌发病率不算高,但东部潮汕一带,因为有吃咸鱼腌菜的习惯,胃癌发病也较突出。但是食物中含致癌物不等于吃了就会得癌症。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人,由于各人接受致癌物数量有大小、个人对致癌的易感性和免疫功能不同,发病情况也很不一致。但是,还需提倡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否则“开工没有回头箭”,身体垮了,“亡羊补牢”亦太迟。

及时清除幽门螺杆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胃癌的发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林锋谈到,胃癌的发生并非是由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骤然转变为癌细胞,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发展为胃癌之前,常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癌前变化过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等,就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它们将使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胃炎、胃溃疡是现代都市人常见疾病,引起上述疾病迁延不愈最主要的原因是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而长期不愈的炎症及溃疡又是胃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早在1994年,幽门螺杆菌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第一类胃癌致癌源。林锋表示,通过体检,很多人都会被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因为没有症状,这个检查结果往往被忽视。但实际上,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很有必要的。幽门螺旋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能促使食物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同时,幽门螺杆菌本身也可产生促癌作用毒性产物,其感染后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粘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胃炎和溃疡,都会发展到胃癌这一步,只要广大患者朋友能够引起重视,及时治疗,此类良性病变有可能逆转,即使不能逆转,维持现状,仍然可以平安的度过此生。所以说胃炎、胃溃疡与胃癌的距离取决于我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也许还有“十万八千里”,也许只是“一步之遥”!

早期诊断胃镜病理是金标准

和所有癌症一样,胃癌是越早发现、越早诊断、越早治疗,预后效果越好,重视早期发现,可为胃癌治疗赢得宝贵的时机。林锋以日本的发病情况为例,日本的胃癌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但他们的死亡率却远远低于我国。原因是我国的早期胃癌的诊断率目前仅达10%左右,而他们的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已经超过60%。早期胃癌治疗的治愈率高达95%。意味着早期胃癌经过单纯的手术,可以实现较高的临床治愈率。而晚期胃癌几乎不可能治愈。

林锋还建议,大家应学会定期体检来预防胃癌,胃镜下病理活检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建议50岁以下的成年人,每3年做一次胃镜,50岁以上的人每2年做一次胃镜。另外对于有癌症遗传家族史,或患有胃溃疡、息肉等的人,胃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属于胃癌的高发人群,更应加强重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治疗及定期做胃镜检查。

健康提醒:上班族自带饭菜有讲究

很多上班族因为没时间回家做午饭,会选择自带午饭到单位,但青菜炒好后久置容易受污染,在细菌的硝酸还原酶作用下,叶菜中所含有的硝酸盐会变成具有毒性的亚硝酸盐,并可进一步形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和亚硝酰胺类物质。林锋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减少自带午餐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1、避免绿叶蔬菜

蔬菜尤其是施氮肥量比较大的蔬菜中普遍含有较多的硝酸盐,以叶菜和根菜的硝酸盐含量比较高,因此这些蔬菜必须非常新鲜。就蔬菜本身而言,建议选择硝酸盐含量低的蔬菜,不同种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豆类。带午餐最好避免绿叶蔬菜,改用西红柿、茄子等。

2、选择保温饭盒

对于烹调好的蔬菜,控制细菌的繁殖是关键。饭盒一定要洗净,并用沸水把里外烫一遍,杀死细菌。所带饭菜最好是一早新鲜烹饪的,而不是头一天晚上的剩菜剩饭。所用饭盒最好是保温饭盒,广东天气多炎热,常温饭盒容易造成食物变质或滋生细菌。午餐带到单位,大家会放入冰箱储存,但实际上,冰箱冷藏箱的温度有4摄氏度,难阻细菌繁殖。所以自带饭菜,有不少潜在健康隐患。

识破胃癌“伪装”定期做好胃镜检查

不良生活方式让胃癌高发

“综合分析看,胃癌发病率上升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地域因素外,不良生活方式和长期超负荷心理压力是非常明显的促发因素。”专家介绍道,不良生活方式主要包括,爱吃烧烤煎炸熏制食物和烫食、三餐不定时爱吃夜宵、暴饮暴食、吸烟、高盐膳食、爱吃泡菜等腌制食品、蛋白质和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较少等。

吃夜宵对胃的伤害非常大,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2~3天就要再生一次,再生过程一般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黏膜就不能及时修复。

此外高盐膳食会使胃内食盐浓度升高,损坏胃黏膜,增加其对致癌物易感性,并使胃排空减慢,延长致癌物与胃黏膜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患胃癌危险。而如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和疲劳状态的人,很容易发生内分泌紊乱,令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极易诱发各种胃病,埋下胃癌隐患。

胃镜诊断早期胃癌“金标准”

与胃癌发病率高、转移率高、死亡率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胃癌病人的早诊率、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都非常低,加强筛查是提高早诊率的关键。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隐匿,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相似,因此超过七成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专家指出,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如果胃癌仅限于胃壁的黏膜层,5年的生存率就可达90%。所以,如何提高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以改善胃癌预后是当务之急。

要想控制甚至减少胃癌发病率,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两年做一次胃癌筛查。现在普遍认为,胃镜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最佳方法。一些病人因害怕胃镜检查会有痛苦,而犹豫不决。事实上,随着胃镜镜子质量的不断提高(更细、更软,操控性更好)和操作医生技术的不断熟练,半数以上病人接受胃镜检查时仅有轻度不适感。一般熟练的医生会在3-5分钟内即可完成胃镜检查(包括拍照、取活检等操作)。胃镜检查一般不会产生疼痛,主要不适是恶心和感觉到呼不出气,都是在大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的,不需要有所顾虑。

交叉感染警惕幽门螺杆菌阳性

“虽然我国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确切人数难以统计,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个比例相当高。”专家指出,“在每年新发胃癌患者中,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胃癌的风险比不感染的增加两至三倍。”

据介绍,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微需氧菌细菌,主要分布在胃窦部靠近幽门的地方。幽门螺杆菌富含尿素酶,能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这个保护层会抵抗胃酸的灭菌作用,从而诱发慢性胃炎甚至胃癌等胃部疾病。

对胃病患者来说,幽门螺杆菌让人感到可怕的地方是感染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体征,这会给诊治带来麻烦。此外,除了给患者本身健康带来伤害外,幽门螺杆菌在家庭内还有明显的聚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家庭里的交叉感染。所以,要减少感染,最好采取分餐制。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