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坏”习惯给胃埋下隐患 症状不特异胃癌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

饮食“坏”习惯给胃埋下隐患

在所有癌症中,胃癌不仅多发,而且死亡率居高不下。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据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统计,2010年北京市的胃癌发病率为20.24/10万人,近年来胃癌发病一直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其中,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1.5至2.5倍。

胃癌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临床无特异性症状。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往往会贻误病情,导致预后不佳。

早期胃癌检出率只有10%

最近几十年,发达国家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同在亚洲的日本胃癌发病率也很高,但是早期发现达到60%至70%,而在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仅有10%。

胃癌有没有一些早期症状呢?胃癌是否可以预防呢?胃癌是否可以早期发现呢?专家表示,胃癌的发病与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喜欢吃熏烤、高盐、辛辣、腌制的食物,嗜食火锅、麻辣烫,嗜好饮酒等,都可能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甚至还可能增加癌变几率。

此外,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增加罹患胃癌可能性的诱因,比如为了赶时间,吃饭狼吞虎咽;吃得过饱,加重胃肠负担;生活无规律,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甚至连早餐都不吃,或者暴饮暴食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加了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的发病率,也给胃癌发病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感染幽门螺杆菌也会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会增加2至3倍。在发展中国家有63%的胃癌病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吸烟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肺癌的主要病因,事实证明吸烟也可导致胃癌的发生。男性胃癌发病率比女性高1.5至2.5倍的原因,除了饮食习惯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吸烟的“功劳”。

预防胃癌,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饮食定时定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膳食中含有多种抗癌成分(如蔬菜水果中的黄酮类、茶中的多酚类等),可以使机体远离癌症的困扰;切忌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过烫;少吃或不吃腌菜、烟熏油煎食物;不吃霉变食物,不吸烟,少喝酒。在饮食方式上倡导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幽门螺杆菌。

近半早期胃癌患者没症状

如果一旦确诊患上了胃癌,应积极面对,选择最佳治疗手段。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唯一能达到治愈的手段。无法通过手术彻底切除的肿瘤患者,也可以运用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达到缓解症状、解除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手术不是治疗的终点

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癌症的复发,胃癌术后患者应当注意饮食的方方面面。胃癌术后患者应少量持续性地增加饮食;进食应细嚼慢咽,平均每餐花20至30分钟,少食多餐,一天应该吃5至7顿饭;饮食中要有足够的蛋白质,尽量把食物烹饪得软烂易消化;避免食用过热、过凉、辛辣、过咸、水分过多或高糖的食物;喝水也要像吃饭一样慢慢喝。

很多胃癌术后患者非常关心日常生活的细节。比如说,拆线后2至3天即可淋浴,1至2个月后可泡澡或蒸桑拿;术后锻炼应从少量运动开始,一个月后可游泳、骑自行车、登山、打高尔夫球;如果术后还需要化疗,在化疗期间则应避免剧烈运动;如需坐飞机旅行,建议咨询主管医生,出远门应携带常用药品等;胃癌术后一般1至2个月就可回到工作岗位,体力劳动者可在术后3个月左右逐渐恢复工作。有些人认为癌症是传染病,要与家人“划清界限”,其实大可不必,夫妻之间可以正常生活。

症状不特异胃癌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

除了上述内容,荣维淇还详细讲解了几种胃癌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胃癌的支持性治疗,详情请观看视频。

19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4年获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从事腹部肿瘤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胃、肠、胰腺及肝脏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并积极开展临床基础结合应用科研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著20余篇。参与编写肿瘤诊治方面著作。参与及承担多项(包括*级)科研课题。

当前,全球每年的胃癌新发病例约100万,死亡病例约80万,我国所占比例分别为42%和35%,两项数据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荣维淇介绍,我国与饮食习惯相关的胃癌高发区为:山东、辽宁、福建、甘肃、青海、宁夏、吉林、江苏、上海等地;与地质水质相关的胃癌高发区为:祁连山内流河系的河西走廊、黄河上游、长江下游、闽江口、木兰溪下游及太行山南段等地。胃癌防治形势不可谓不严峻。

目前,早期胃癌经过治疗后5年生存率约90%,而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仅有5%。荣维淇强调,早发现是改善疗效、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八大胃癌高危因素

要想早期发现,必须注意并改善高危因素。荣维淇介绍,胃癌高危因素主要有八大类:

1.癌前病变指有癌变倾向的良性疾病,包括:(1)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可达10%;(2)慢性胃溃疡,癌变率低于3%;(3)直径>;;2cm的胃息肉,多发且基底较宽者癌变率高;(4)胃部分切除者,残胃癌变率可达0.3%-10%;(5)其他癌前病变,如巨大胃粘膜肥厚症、疣状胃炎等;(6)胃镜活检病理类型,包括: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异形增生(不典型增生),如已到重度则认为是癌前病变及早期癌;胃间变;大肠型肠化生。

2.不良饮食习惯主要有:(1)饮食不规律;(2)高盐/热烫食品;(3)食含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含量高腌制、熏制、干海货;(4)常食用霉变食物;(5)少食新鲜蔬菜等。

3.长期酗酒及吸烟:

4.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家属胃癌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2—3倍。

5.长期心理状态不佳:如压抑、忧愁、思念、孤独、抑郁、憎恨、厌恶、自卑、罪恶感、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崩溃、生闷气等情绪。

6.特殊职业:(1)暴露于硫酸尘雾、铅、石棉;(2)除草剂者,金属行业。

7.地质、水质含有害物质:火山岩、高泥炭、有深大断层的地区。

8.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胃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

荣维淇介绍,早期胃癌70%以上毫无症状,且症状一般不典型,与消化不良或胃炎相似,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胃癌的早期发现需要借助辅助检查。

1.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

2.增强型CT;

3.MRI;

4.PET-CT扫描:(1)对判断胃癌准确性约80%(印戒细胞癌和粘液腺癌准确性约50%)。(2)了解全身有无转移灶。

5.胃镜检查:(1)早期胃癌;(2)鉴别良恶性溃疡;(3)确定胃癌类型和病灶范围;(4)发现胃溃疡或萎缩性胃炎,要病理活检;(5)评估其细胞异型增生程度,重度异型;(6)增生(不典型增生);

6.胃镜超声:

(1)测量癌灶范围及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助于术前临床分期,选择疗法及判断疗效;

(2)胃镜病理活检明确为胃癌,胃镜镜超声确定其是否为早期或进展期;

(3)胃镜可疑胃癌但病理活检不能确诊,可用超声内镜判断。

胃癌治疗方法依个体制定

目前,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手术、微创内镜)、化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如何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及治疗顺序,荣维淇指出,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荣维淇介绍,定期随访是通过监测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达到监测复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评估改善营养状态等目的。随访频率一般为:术后3年内每3—4月1次;3—5年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胃癌治疗后应密切关注饮食

胃癌手术后的饮食需结合患者对饮食耐受情况及胃肠容量调整进食量、进食种类、进食间隔和次数等。荣维淇指出,术后初期一般采用特殊途径供给营养,如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术后3-4天排气、胃肠功能恢复后,可渐进食。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少食多餐;

2.多食蛋白质丰富食物:按照无渣清流食、少渣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顺序进食。

流质饮食以米汤、蛋汤、菜汤、藕粉、肠内营养制剂、奶、蛋白粉为宜;

半流食应选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新鲜易消化食物;

动物性蛋白最好来源是鱼类,也可食蛋羹、酸奶;

植物性蛋白以豆腐为佳;

进普食后,应多食蔬菜、水果。

3.少食甜食和脂肪:避免摄入大量过甜食物。脂肪供能不超总能量35%,少食畜肉脂肪,食易消化吸收脂肪,如植物油、奶油、蛋黄等。

4.食物禁忌:(1)忌食冰冷、过烫食物;(2)忌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3)忌饮烈酒、浓茶等刺激性饮料;(4)避免过于粗糙食物,如油炸食物。

5.预防贫血:胃癌手术后尤其全胃切除后,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可适当食用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富含蛋白质与铁质的食品。

6.细嚼慢咽:术后胃研磨功能减弱,对于较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应细嚼慢咽。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