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 > 正文

鼠疫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病因

(1)病原:鼠疫杆菌属耶尔森氏菌属,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无鞭毛,不能活动,不形成芽胞。在动物体内和早期培养中有荚膜。

(2)传染源:主要是鼠。

(3)传播途径: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少数可因直播接触患者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黏膜受染,肺鼠疫可借飞沫传播,造成人间肺鼠疫大流行。

(4)易感人群: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5)流行特征: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各地存在许多自然疫源地,野鼠鼠疫长期持续存在。本病多由疫区籍交通工具向外传播,人间鼠疫多在6~9月。

2.发病机制 鼠疫杆菌侵入皮肤后,靠荚膜、V/W抗原吞噬细胞吞噬,先有局部繁殖,随后又靠透明质酸及溶纤维素等作用,迅速经有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繁殖,引起原发性淋巴结炎(腺鼠疫);淋巴结里大量繁殖的病菌及毒素入血,引起全身感染、败血症和严重中毒症状,病菌播及肺部,发生继发性肺鼠疫。病菌如直接经呼吸道吸入,则病菌先在局部淋巴组织繁殖。继而播及肺部,引起原发性肺鼠疫。

鼠疫基本病变是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病变。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