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何逐年上升 从新指南看乳腺癌术后化疗

专家: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何逐年上升?

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

据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显示,近30年来,世界癌症发病率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其中,与30年前相比,女性患癌症的概率大大提高。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在数千万女性体检真实数据基础上分析后发现,近5年来,乳腺癌和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分居第一、二位,且有增高趋势,并且,这些癌症的发病也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

定期妇检不可忽视

据沈丹华介绍,有关上述三个肿瘤的发病因素,研究最具有成果的,并且病因最为明确的是宫颈癌。目前已经明确,99%以上的宫颈癌的发生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PV感染。HPV可直接通过皮肤黏膜接触或性活动进行传播,病变的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尽管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但它并不是不可预防的。医学研究表明,20岁以前结婚或发生性行为者,患宫颈癌的比例比其他女性高2倍,18岁以前结婚生育者则高3倍。对此,沈丹华建议,初次性行为年龄不宜过小,同时,性行为应注意洁净和性伴侣的固定,最好在性生活中全程使用安全套。对于如宫颈慢性炎症、外阴白斑、滴虫和霉菌感染等慢性妇科疾病要尽早治疗,不要延误。对于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沈丹华表示,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可能涉及的因素较多。医学界目前认同的导致其发病的相关的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内源或外源性雌激素水平过高、体重超标、食用高热量饮食等。此外,一些乳腺癌或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分子遗传学的异常有关,因此,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或家中有母亲、姐妹患有此类病症的女性,要特别注意。

虽然,这三种肿瘤对于女性的健康危害很大,但相对于其他器官的肿瘤而言,如肺癌、肝癌等,这三种肿瘤的治疗效果及整体的预后还是要好很多,特别是对于早期的病人来说,很多人可以达到治愈。而对于晚期病人,目前乳腺癌已经成功研制出了靶向药物,对于相应靶标阳性的患者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因此,即使已经患病的妇女,也不必过于悲观,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此外,无论是子宫颈癌、乳腺癌还是子宫内膜癌,越是早期发现,其治疗的效果越好,因此,女性应关注自身的健康,对于出现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性生活后有血性分泌物,乳腺发现结节包块或是有乳头溢液等,都应及时就诊。同时,每年定期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宫颈细胞学的筛查,乳腺的超声检查,妇科的B超检查都有助于筛查出那些没有临床症状的早期病变,对于可疑病变,要进一步进行病理活检,病理诊断明确后,医生会给予患者及时准确的治疗。

防癌重在生活方式的改变

如果说癌症是一颗子弹,不良生活方式则是导致这颗子弹射出的扳机。研究显示,80%的癌症都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其实,只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许多癌症都是可以避免、可以预防的。

现在女性往往营养条件好,发育早、绝经晚,雌性激素本来持续时间就长,而有些都市女性为保持青春常驻,常常还会服用一些含有雌性激素的保健品,并且大量使用延缓衰老的高档化妆品。尽管雌性激素对女性保持皮肤光洁、抗衰老有一定好处,但大量使用却会致使体内雌激素水平长期偏高,可能会导致乳腺类疾病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同时,现在许多女性不拘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倡不生孩子,或是生孩子但不哺乳,这些现代生育方式往往为乳腺类疾病埋下隐患。很多上班族女性还有熬夜的习惯,长期熬夜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不利于健康,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而乳腺癌又是激素依赖型疾病,与内分泌紊乱、激素水平不平衡有关,长期熬夜必然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此外,长期吸烟、过量饮酒、食用高脂肪和高蛋白质食物、久坐不动、性伴侣过多,这些都为自身健康埋下了隐患。

治癌在医生,防癌在自身。沈丹华建议广大女性要特别注意生活方式的健康,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注意性卫生和外阴及内衣的清洁、固定性伴侣、增加运动量、放松心情、不乱用含有外源性激素的药物及保健品,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有助于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小知识

乳腺癌自我检测四方法

1.脱去上衣取站或坐位,两手自然下垂,正面对镜,仔细观察两侧乳房有无异常情况,如,乳头的位置、大小是否对称,两侧乳头是否处于同一平面,乳头是否溢液、回缩,乳房皮肤有无凹陷、水肿、结节等。

2.上举双臂,两手在头部后面交叉十指并压向头部,随后双手用力叉腰,肩部和肘部向前转动,微向前弯腰、挺胸。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乳房位置有无变化,正常者不论是双手下垂、叉腰、上举,双侧乳房的位置都应该是对称的。

3.抬起手臂,三指或四指并拢,放在左乳处,使用手指肚,一面触摸、一面作画小圈运动。轻触摸发现异常之后,可改深触摸。右手检查左侧乳房,左手检查右侧乳房。

4.用手轻轻按压乳晕部,并注意捏挤乳头时有无溢液。

●你知道吗

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目前,乳腺癌的病因学还不够明确,但大量的研究发现,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月经初潮早、绝经晚: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或闭经年龄大于55岁;

2.遗传因素:母亲或姐妹曾患乳癌的女性,其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正常女性高;

3.未婚、未育、未哺乳;

4.高热量、高脂肪饮食或肥胖;

5.精神抑郁和过度紧张,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癌变;

6.雌激素: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可能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7.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洒等。

●相关链接

乳腺癌常用手术方式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早期症状有肿块,乳头溢液,阵发性隐痛,乳房皮肤、乳头和形状的改变等。

乳腺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目前医学上常用的乳腺癌手术方式包括:

一,根治术,即将病变乳房、腋下的淋巴结以及一些胸腔壁的肌肉切除,这种手术创伤较大,对上肢的功能会有一定影响。一般当癌细胞侵入了胸腔壁肌肉才建议做这类手术。

二,改良根治术,这类手术是将乳房和一些腋下的淋巴结切除,而不切除胸壁的肌肉。由于胸腔壁的肌肉完整保留,因此,胸腔壁和手臂肌肉的整体均不受到影响。这是目前最常采用的乳癌手术方式。

三,保留乳房手术,又称“保乳术”。是指保留乳房的基本形状,仅切除病变的部分。但不是任何患者都适合这种手术,只有病变处于早期,肿瘤较小时才能用此方法。

乳房是女性重要性征,切除乳房后会导致患者性认同感、身体形象感下降,心中有压抑感。这时就需要家人的劝导和自身心理的调节。专家指出,40岁以下妇女进行保乳治疗和全乳切除后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差异显著,而40岁以上妇女则差别不大,并且,不同年龄个体的心理反应不同,乳房缺损对年轻患者心理影响最大。

从新指南看乳腺癌术后化疗

乳腺癌化疗药物,从环磷酰胺、甲氨喋呤、氟脲嘧啶,发展到含蒽环类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的联合化疗,再到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加用蒽环类药物能显著提高疗效,而且常规剂量并不增加心脏毒性。蒽环类基础上加紫杉类药物可进一步提高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

St.Gallen共识关于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选择的基本原则,提出首先要考虑肿瘤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性,分为内分泌治疗有反应、内分泌治疗无反应、内分泌治疗反应不确定;同时按照其他肿瘤生物学指标分为低度危险、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

低度危险的定义:腋淋巴结阴性,并同时具备以下所有特征:pT≤2 cm、病理分级1级、未侵犯肿瘤周边血管、ER或 PR阳性、HER-2(-)、年龄≥35岁。St.Gallen专家共识定义此类患者可以不化疗,而仅选择内分泌治疗。NCCN指南推荐可以用 Oncotype Dx评分决定是否化疗。

中度危险的定义:①腋淋巴结阴性,并至少具备以下特征中的一项:pT>2cm、病理分级为2~3级、有肿瘤周边血管侵犯、HER-2基因过表达或扩增、年龄<35岁。②lnm="">3。部分激素反应性中危患者(如绝经后、仅有一个危险因素的中危),也可以不化疗,而仅选择内分泌治疗。

术后需要辅助化疗的患者可以选择的方案有:AC(多柔比星/环磷酰胺)、CE(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C(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FAC(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环磷酰胺)、FEC(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AC→T(紫杉类)、FEC×3→T×3(多西紫杉醇)、TAC(多西紫杉醇/多柔比星/环磷酰胺),也可以在G-CSF支持下采用每两周一次的剂量密集化疗。建议根据患者情况和每个研究的背景合理选择上述化疗方案,如淋巴结阴性的激素依赖性患者如果化疗,可以选择AC(CE)或TC;淋巴结阴性的三阴性患者可以选择FAC(FEC)或AC→T;HER-2阳性患者可以选择AC-TH或TCH;HER-2阴性腋结阳性(St.Gallen中高危)患者可以选择AC→T、FEC×3→T×3、TAC,或者剂量密集化疗。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