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宝鼻出血这些处理方式无效又有害
2020-06-16 11:14:33
小
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鼻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鼻子出血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一个问题,有的人鼻子出血之后能够很快的止血,而有的人因为错误的止血导致鼻血流的更多。鼻出血的病因是什么呢?小编给大家讲讲鼻子出血怎么办以及如何预防鼻子出血。一起了解一下吧。
鼻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1、碰伤以及常用手挖鼻孔,损伤易出血区。
2、感冒、急性传染病及风湿热,会使鼻腔黏膜血管变脆,破裂出血。
3、患有影响凝血机制的疾病,如肝炎、肾炎等。
4、汞、磷、砷等化学物质中毒或有害气体刺激鼻腔黏膜出血。
5、女性在月经期时,由于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也易引起鼻出血。
6、患有血液病的人鼻子容易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
7、干燥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会使鼻腔黏膜干燥,形成干痂,干痂脱落时轻易撕裂小血管。
8、特种传染病,如鼻结核等,若治疗不及时,能在鼻腔产生肉芽及溃烂面导致出血。
9、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的静脉血管压力高,血管也易破裂。
10、血液中缺乏维生素C和K等,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出血后不易止血。
11、腔及鼻窦的良性肿瘤,如血管瘤;恶性肿瘤,如上颌窦癌、恶性肉芽肿等也轻易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
12、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变差,血液压力变高,轻易破裂,这种出血一般较重。
宝鼻出血这些处理方式无效又有害
多数的时候宝宝鼻出血并不严重,家长在家自行止血即可,但如果采取了错误的止血方式,反而给宝宝带来伤害。
1、仰起头来
流鼻血时,最常见的第一反应就是:抬头。
实际上,这种方法不但无效而且存在危害:仰头容易使血液流到口腔、食道或是肠胃,刺激肠胃让宝宝呕吐;出血量较大时还可能进入气管甚至肺部,轻者引起不适,严重者会导致气管堵塞呼吸困难。
2、举起手来
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做法,说左鼻孔出血就举右手,右鼻孔出血就举左手。这种方法虽然没有危害,但也确实不能缓解或阻止鼻出血,纯属是浪费时间。
3、用纸巾/棉花塞住
这个可以有用,但要注意:
纸巾可能携带细菌,建议使用专业的无菌棉球。
塞的时候不能太用力,或者塞太满,避免鼻腔黏膜受到二次损伤。
要及时取出,避免凝血块或者凝血面形成中和棉球连接在一起。
怀孕本是件高兴事儿,可是当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也来凑热闹时,准妈妈可要小心了。那么,在怀孕期间若血脂高,是否需要治疗?[详细]
2021-01-05 16:31:47孕妇高血脂怎么办怎么预防高血脂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发生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发生几率高达98%。由此可见,糖尿病并发症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生率逐渐增加。而且,糖尿病并发症的可怕之处在于悄然而至,然后慢慢摧残患者的身体,直到死亡。[详细]
2021-01-05 16:30:40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糖尿病人吃什么好您需要知道的是肾结石这种疾病不同于别的地方的结石疾病,它容易给肾脏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及早的了解肾结石的早期症状就能及早的进行治疗,小编给您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我们一起来看。[详细]
2021-01-05 16:28:37肾结石的早期症状肾结石疼痛时该怎么办贫血对于健康的影响十分巨大,这种疾病会带来哪些危害呢?[详细]
2021-01-05 14:55:29贫血的危害有哪些贫血怎么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性早熟发生率正逐年增多,儿童性早熟对于孩子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对于儿童性早熟,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哪些呢?[详细]
2021-01-05 14:50:55性早熟的原因有哪些性早熟的危害有什么很多慢性咽炎的患者都没有进行治疗,而是任其发展,这种做法是很不适合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慢性咽炎怎么治疗。[详细]
2020-12-31 15:15:24慢性咽炎怎么治疗慢性咽喉炎应该注意什么中耳的感染性炎症可分为急性、慢性分泌性和慢性化脓性三种类型。相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来说,急性中耳炎的危害虽不如后两者大,但它若不能及时治疗也有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说急性中耳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详细]
2020-12-31 15:14:16急性中耳炎严重吗急性中耳炎怎么治疗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多喝水,虽然不能够治疗胆结石,但是能够对胆结石起到一定的缓解和避免病情加重的效果。[详细]
2020-12-31 15:10:22胆管结石多喝水有用吗胆管结石不及时治疗将引起并发症有哪些尿道炎是尿道被细菌感染的疾病,可分为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淋病性尿道炎,以及较为常见,因感染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披衣菌等细菌所导致的非淋病性尿道炎。[详细]
2020-12-31 15:06:17尿道炎是什么为什么女性比较容易得尿道炎现在肾病知识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所以有很多人都多少会了解一些关于肾病的典型症状。如果完全不清楚肾病的相关知识也就不会操心,如果是对肾病了解的比较透彻也不会引起恐慌。但是最怕的就是一知半解的人群,懂而不精,身体出现一点症状就会立刻对号入座,先自己把自己吓个不轻。[详细]
2020-12-31 14:52:44什么是蛋白尿蛋白尿的饮食禁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