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 > 正文

过敏性鼻炎能根治吗 花粉过敏性鼻炎能根治吗

过敏性鼻炎能根治吗

过敏性鼻炎是呼吸道变态反应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主要发生在鼻粘膜,有时会和支气管哮喘同时发生。过敏性鼻炎可能在所有年龄段出现,不过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得了过敏性鼻炎,还是要及时治疗的,那么,治疗这种疾病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呢?

一、中药方法:用中药辛夷3克、藿香10克,只用辛夷也可,开水冲泡5~10分钟,,先用其热气熏蒸鼻子数分钟,然后引用,频饮,长期坚持,此方据说治愈率达到75%。

二、蜂毒法:采用蜜蜂蛰穴位的方法,因为蜜蜂毒含有提高过敏抵抗力的物质,据说也可以根治,但此法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可自己滥用,因为有很多人对蜂毒过敏,所以需要咨询专业人事。

三、吃蜂蜜法:吃蜂蜜每天2次一次一勺,如果要用水冲服必须用温水冲服,水太凉会导致泻肚,水温超过80度,蜂蜜会产生毒素.注意:此法只适用于花粉或草过敏(熟称枯草症)的患者试用,所以建议您在试用前先要到医院做过敏源测试,测出你确实是由于花粉或草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才可使用。

四、冷水洗鼻法:每天早上起床后用凉水一盆,把整个鼻子浸入水中稍吸气,使水进入鼻腔根鼻黏膜充分接触,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此法小孩慎用之,以免呛水.此法需长期坚持效果十分显著,旨在提高鼻黏膜的适应能力,尤其对季节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过敏鼻烟极其有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感冒的免疫力,但是刚开始使用时会出现鼻塞、鼻酸、流鼻涕等症状。

五、食疗法:经常吃白罗卜和胡罗卜可有效缓解过敏鼻炎症状,,尤其是白罗卜,还可提高呼吸系统免疫力,尤其对哮喘治疗特别有帮助。此外,切忌平时晚饭要适量,尽量少吃鱼类、肉类,以免上火引起鼻炎,可以适量吃些梨清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期间绝对不能吃丝瓜,吃完丝瓜病情会加重。

六、锻炼身体法:过敏性鼻炎就其病理分析,是因为患者体内含有过敏源,当患者体质及身体免疫力下降后,出现过敏体质,对过敏物质适应能力下降,导致过敏症状.所以通过锻炼身体的方法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役力,增强对过敏物质的适应能力,也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方法是:跑步,健身,增加户外体育运动,身体允许的话可以锻炼后适当进行冷水浴,但要注意一定要等到不出汗时再洗.长期坚持也可有很好的疗效。

过敏性鼻炎在发病上没有性别上的差异,它的发病原因跟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如果得了过敏性鼻炎,那么不妨尝试一下上面的这些方法,不过不必拘于其中一种方法,可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当然,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这样可以增加疾病治愈的几率。

花粉过敏性鼻炎能根治吗

花粉过敏性鼻炎是因为花粉引起鼻腔过敏,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比如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堵等。失嗅也多见,偶尔还会有味觉减退,影响食欲,鼻堵严重时可能会引起鼻血,患者经常不自觉的用食指揉鼻子。接下来,妈网百科介绍花粉过敏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是通过整体辨证,调节脏腑功能入手,达到治本的目的,有较好的疗效。根据临床症状,即鼻痒、喷嚏、鼻涕、鼻塞、畏寒、怕热等,结合局部检查,即鼻粘膜的苍白水肿、充血、瘀血(紫暗)、涕色清稀或黄稠等,及分辨病人的个体差异,不同季节等,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持久,无副作用,在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常见证型有:

1、气虚寒型: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早晚易发,遇风(寒)即作,怕冷,易感冒,面色淡白,气短,咳嗽痰稀,鼻粘膜苍白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治疗用温肺散寒法:常用方剂如温肺祛风汤:黄芪30克,桂枝12克,防风12克,党参15克,白芷12克,白术15克,黄精15克,茯苓15克,当归12克,丹参20克,熟地20克,荆芥12克,独活10克,藳本10克,蔓荆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肾阳亏虚型: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频作,连连不已,鼻流清涕,量多如注,形寒怕冷,腰酸腿软,小便清长,夜尿频,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用温阳补肾法。常用方剂温阳补肾汤:肉桂10克,附子6克,熟地30克,茯苓15克,山萸肉20克,龙眼肉20克,山药30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补骨脂15克,茺蔚子15克,沙苑子15克,防风12克,苍耳12克,藳本12克,蔓荆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3、气虚血瘀型: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明显、鼻甲紫暗,舌暗红有瘀点,苔白,脉涩。治疗用活血化瘀法。常用方剂活血通窍汤:当归12克,川芎12克,赤芍15克,熟地15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丹参30克,泽兰12克,鸡血藤30克,松节12克,甘松12克,苍耳12克,山豆根12克,射干12克,辛夷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4、外寒内热型: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怕冷,遇风易作,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治疗用平调寒热法。常用方剂如清肺通窍汤。双花30克,连翘30克,桔梗15克,菊花12克,桑叶12克,桑白皮12克,黄芩12克,紫草12克,茜草12克,旱莲草15克,桅子12克,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枇杷叶12克,辛夷12克,苍耳12克,山豆根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