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10个栗子1碗米饭这个说法可信么 10个板栗能顶一碗饭这类人要少吃(2)

主要症状是:大便溏泻,容易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就会大便次数增多;还伴有尿少、面色萎黄、身重胸满、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腻、脉细弱等。

扁豆性平味甘,入脾经和胃经,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血止带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吐逆、泄泻、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证。

粳米性平,味甘,归脾经和胃经,具有健脾益胃、除烦消渴的功效,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强调说,粳米能养胃气、长肌肉。

做法:

取扁豆12克、栗子10克、粳米24克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适量红糖服用。

红薯板栗粥,补虚壮腰

红薯补虚,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等功效。板栗性温,能健脾胃,益气壮腰。

将红薯和板栗搭配,与糯米和小米熬粥,是极佳的食疗方法,适合老年人补虚益气、强肾壮腰;对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等症具有食疗功效。

做法:

取红薯80克,板栗10颗,糯米50克,小米25克。

红薯和板栗去皮切小块,放清水浸泡备用;糯米和小米用清水洗净浸泡15分钟。

在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加入糯米和小米,调小火煮15分钟,倒入板栗,继续煮10分钟,然后倒入红薯,熬至红薯板栗熟透即可。

板栗姜枣饮,散寒止泻

秋季昼夜温差将进一步增大,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容易发生。若夜间寒气内侵,也可引起关节疼痛。

中医认为,板栗性温,味咸,入肾、脾、胃经,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

板栗姜枣饮具有散寒、止泻等功效,适合有脾胃虚寒导致的恶心呕吐、胃脘隐痛、大便溏泄等症状的人。

做法:

栗子150克,大枣8枚,生姜15克。板栗剥壳取肉,每枚切成小块,和红枣、生姜一起加水1.5升,大火煮开后,文火再煮30分钟即可。

嚼生栗子,缓解喉咙干

嚼生栗子仁,能起到温补脾肾的作用,可缓解喉咙干痒。

中老年人,由于阳气渐渐衰退,不仅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疼痛,还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咽喉干痛不适感等问题,这些都是脾肾不足的表现。当从补脾肾入手,及早预防,食用生板栗就是可行的方法。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