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与直肠粘连 子宫与直肠粘连怀孕有危险吗(3)

(二)发病机制

1.分布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布范围甚广,常见部位是盆腔腹膜及盆腔脏器,如卵巢、子宫浆膜、输卵管、子宫骶骨韧带、圆韧带、子宫直肠陷凹、直肠、膀胱的表面,也可发生在脐、阑尾、腹股沟、剖腹术切口瘢痕、乙状结肠、小肠、肝脏、胰腺、盆腔淋巴结、肾脏、输尿管、子宫颈、阴道、外阴、支气管、肺脏、胸腔、纵隔、乳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四肢、骨等处(图1,2)。目前仅脾脏中尚未发现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这可能与脾脏比其他腹部脏器更具有免疫学功能优势相关。

子宫直肠陷凹是盆腔最低位,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好发部位,因而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少见。50%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不同程度的肠道受侵。Mayo医学中心资料表明,26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有497例(18.5%),其中病变部位在乙状结肠、直肠及其交界处有360例,在直肠阴道隔处有67例,分别占肠道病变的72.4%和13.5%。Texas大学医学中心资料也表明,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整个子宫内膜异位症的5.4%,直肠、子宫直肠陷凹处子宫内膜异位症占肠道的70%。在另1组163例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布研究中,乙状结肠65例(40%)、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33例(20%)、阑尾32例(20%)、回盲部20例(12%)、直肠17例(10%)、横结肠1例(O.61%)。

2.病理学

(1)大体形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往往表现为紫蓝色的浅表斑点,呈“火药灼伤”样。单个病灶直径多不大于0.5cm,周围常有纤维组织增生,如增生明显伴出血可形成子宫内膜瘤。随着病变发展,月经周期中异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水平下降而出血。反复脱落出血后,病灶内积血增多,纤维组织增厚,最后形成硬结或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初期,在子宫直肠陷凹表面、子宫骶骨韧带处可见紫蓝色的浅表斑点或灰红色皱缩瘢痕。以后直肠与子宫粘连,子宫直肠陷凹变浅甚至消失,子宫骶骨韧带处可有多个硬结。病变向阴道直肠隔发展可压迫直肠。结直肠上病灶主要位于浆膜表面和肌层,黏膜很少受累,但病变严重时,肿块、炎症反应引起的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性挛缩可导致肠道梗阻。另外,异位的子宫内膜可侵入肠壁形成包块,引起肠道出血或梗阻。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