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迎来了关键时间节点。在口服药之外,国内也在加快新冠多肽鼻喷类药物的研发,此类药物具有预防与治疗新冠的潜力,有望成为抗击新冠疫情中的新武器。...[详细]
央广网北京10月2日消息(记者苗雁)美东时间10月1日周五,制药巨头公司默沙东(MRK)宣布,其与合作伙伴Ridgeback生物治疗公司共同开发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试验性药丸,能够降低50%住院或死亡风险,将很快要求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卫生官员批准其使用。
数据公布后,道指成份股默沙东(MRK.N)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2%,收于81.45美元/股,创2009年以来的最高盘中涨幅。最新市值2062亿美元,约合13290亿人民币。<...[详细]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7月25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公告,附条件批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该药也是我国
首个获批上市的
国产新冠肺炎口服药物。除此之外,阿兹夫定在俄罗斯和巴西也已经报批。2021年7月20日,国家药监局已附条件批准真实生物
阿兹夫定片
与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此...[详细]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8月9日发布通知称,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疗方案,经研究,将阿兹夫定片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
根据卫健委的通知,阿兹夫定片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空腹整片吞服,每次5mg,每日1次,疗程至多不超过14天。不建议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详细]
5月18日,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的治疗报告公布。论文中显示:有5名感染者在核酸检测阳性后3天内接受了该口服药的治疗,平均5天(中位数)后核酸转阴,而对照组的核酸转阴中位数为11.13天。单从数据而言,早治疗、早用药,或将使治疗周期减半。
相关研究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与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教授团队等合作开展,以评估一种名为VV116的国产新冠口服药对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核酸转...[详细]
2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进口注册。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发现,包括辉瑞此次获批的新冠口服药在内,目前在研的新冠口服药共有15款,其中多款为“老药新用”,5款新冠口服药已获得紧急使用授权/上市批准。
...[详细]
日前,默沙东和辉瑞公司各自研制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药,已被证明在感染早期服用,可以明显降低高风险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两种口服药都在等待美国药监局的批准,据称可能会在12月上市。...[详细]
2021-11-10 08:11:0511月3日电据日本《产经新闻》网站报道,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第6波疫情,日本政府正加紧推进研发工作,计划在年内推出能治疗新冠肺炎的口服药物。...[详细]
2021-11-04 08:07:31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制药公司默沙东(Merck)正式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申请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莫努匹韦(Molnupiravir)的紧急使用授权。...[详细]
2021-10-13 08:23:27中新网10月13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制药公司默克研发的新冠口服药还未获得批准,多国已抢先订购。...[详细]
2021-10-13 14:43:4912月8日,我国首家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获批。该联合用药由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博药合作研发。...[详细]
2021-12-10 08:26:05新冠肺炎假阳性,一般指的是因为各种因素将原本不是阳性的人员检测为阳性的结果,即该被检测人员并未存在新冠病毒感染的现象。这种情况有可能与检测过程当中发生失误,或者检测试剂存在问题有关。也有可能是检测到了不具有活性的病毒核酸片段。...[详细]
2022-05-11 11:04:52新冠传染病等级新冠属于乙类传染病。...[详细]
2022-07-11 14:19:10据报道,世界多国的医生和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病毒的女性病患比男性病患,更可能在痊愈后出现长期后遗症。...[详细]
2022-05-17 15:12:14新冠疫苗接种结束了还会得新冠吗近日,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马文军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详解了个中原理,并提醒疫苗不是万能的,但接种疫苗的好处毋庸置疑,达到一定的接种率...[详细]
2021-08-23 15:41:05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20日电(记者陈凯姿)在20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期间,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表示,我国新冠疫苗海外年产能已达10亿剂...[详细]
2022-04-21 09:58:57气溶胶也是新冠传播途径之一,并且气溶胶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在生活中,打喷嚏、抽烟、汽车尾气排放、以及其他的生产作业,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并且气溶胶的传播范围是非常广的,会根据环境来进行转换,所以气溶胶传播新冠的概率相对较大。...[详细]
2022-04-14 10:48:14儿童新冠疫苗接种启动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接种后安全性良好不少家长对于儿童新冠疫苗的接种情况一直十分关注。近期,全国多地已启动3—11岁儿童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详细]
2021-10-29 09:43:29气溶胶传播是新冠的重要传染途径之一。气溶胶就是悬浮在空中的微粒,相比空气传播而言,气溶胶能悬浮得更久、飘得更远。感染病例在呼吸、说话、咳嗽、排泄等过程中都会产生气溶胶。...[详细]
2022-04-14 10:46:15新冠病毒3大传播方式 一、飞沫传播 新冠肺炎可能通过飞沫传播。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空气传播。 如果你有新型冠状病毒,咳嗽 打喷嚏 时咳出的液体也有新型冠状病毒。 这些病毒也浮在空气中。 如果温度和湿度完全合适,至少可以存活48小时。 如果有人不小心吸入了带病毒的空气,很容易感染病毒,一定要注意。 上一篇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小儿鼻窦炎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患有鼻窦炎不能吃这几种食物 下一篇: 为什么专家建议要尽早接种新冠疫苗? 这两种人不要接种新冠疫苗 推荐阅读 核酸检测显示检测中怎么办? 核酸检测显示检测什么时候能查到结果 核酸检测显示检测中可根据自身情况需求进行处理,具体办法如下:1、核酸检测显示检测中意味着还在检测,结果还未出具,不着急查验核酸结果的话,建议耐心等待即可。...[详细]
2022-05-11 09:12:04新冠疫苗都是有几针新冠灭活疫苗接种部位在上臂三角肌,免疫程序为2针,2针之间间隔14-28天。哪些人适合接种新冠疫苗?现行阶段,适合接种新冠疫苗人群年龄在18-59岁之间。...[详细]
2021-08-23 15:28:44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说明书显示,10μM(微摩尔/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15393倍。...[详细]
2022-05-13 15:13:34新冠治愈后可能会出现心肺功能轻度下降、轻度心理功能障碍等症状。新冠肺炎的常见后遗症,有肺部的纤维化、心肺功能轻度下降、以及肌肉乏力而导致的劳动能力、运动耐量下降。...[详细]
2022-05-17 15:11:10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乔业琼)工信部6月29日下午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以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详细]
2022-07-01 10:12:3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于15日公布。...[详细]
2022-03-16 08:42:48世界卫生组织新型病原体起源国际科学咨询小组日前出台了关于新冠病毒溯源的初步报告。报告称,需要获取更多信息并开展更多研究以调查引发全球新冠疫情的病毒是否源自武汉实验室。...[详细]
2022-06-17 09:31:11世界上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是由健康去呵护!健康养生平台,关注自己的健康,让家人多一份安 一个残忍的真相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新冠康复者出现了后遗症!不只是攻击肺部,影响呼吸系统,它似乎对全身器官都有影响……不少人本以为自己是轻症患者,病情会很快好转,但很长一段时间却持续忍受倦怠、脱发、丧失味觉嗅觉等多种后遗症……...[详细]
2022-05-17 15:16:36新冠病毒空气传播是真的吗 新冠病毒传播距离多远? 新冠病毒空气传播是真的吗? 他表示,新冠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而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 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 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是足以满足保护普通公众,而不被感染的。 资料图:深圳无人机在消杀作业中。 钟欣 摄 “尚待明确”气溶胶传播怎么防? ——哪些具体的地方需要格外重视气溶胶传播?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生物气溶胶研究专家要茂盛对媒体表示,比如,在汽车和办公室环境中等,没有足够通风情况下,又比较狭小,特别极端的环境是在汽车里面,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应当被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考虑。 他表示,教室也是需要考虑的环境。...[详细]
2022-05-11 09:12:59是的,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气溶胶传播属于空气传播,气溶胶粒子比飞沫还要小,不能像飞沫一样很快落到地面,而是会在大气中停留一段 的时间,因此会通过空气的流动,传播得比较远。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气溶胶传播范围会更广,危害将会更大,只有知道疾病的传播途径才能正确预防和保护医务人员、易感人群。所以要响应政府号召,居家修养、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详细]
2022-04-14 10:44:49新冠疫苗接种后,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喝浓茶、咖啡等避免影响疗效。...[详细]
2022-04-11 15:31:14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详细]
2022-03-14 11:43:09新冠假阳性通常是指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假阳性。任何检查假阳性的含义就是可能现在测出来的阳性不是真正的阳性,现在的阳性是假阳性。很多检查由于检验的误差,受仪器设备、检测的方法、试剂等很多因素影响,有些检测指标测出来阳性未必是真正的阳性。当检测出来不是真正的阳性,都称为假阳性,新冠病毒感染也是同样。...[详细]
2022-05-11 11:03:41英国成为首个批准默克抗新冠病毒药物的国家。...[详细]
2022-05-13 15:14:44不会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新冠肺炎不会通过空气进行传播,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也叫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详细]
2022-05-11 09:16:38新华社巴格达10月14日电(记者张淼)中国政府援助的新一批国产新冠疫苗14日运抵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详细]
2021-10-15 09:00:55新冠肺炎康复者张雨欣终于回到了家里。房间里残留着被彻底清洗过的痕迹——瓷砖地面上覆盖着白白的消毒水凝结成的泡沫,烤瓷鞋柜的表面已经泛黄,厨房灶台上有一大片水渍。...[详细]
2022-06-06 09:30:57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在认真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印发后的防控工作实践,特别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的基础上...[详细]
2022-06-29 09:42:18花粉过敏...[详细]
2022-04-24 09:09:48疫情居家2个月邻里间距离拉近了不少不过也让不少人发现原来我隔壁居然是群租徐汇区文定路211号泰德花苑的业主们反映该小区在疫情期间发现存在多户群租部分群租户里的租客多达近30人不仅存...[详细]
2022-06-09 09:04:02必需证件要带齐。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法定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并作为每个人重要的身份证明文件。...[详细]
2021-10-22 13:48:03这两天,继接触传播、粪口传播之后,气溶胶传播——可能会传播新冠病毒的一种新途径开始被大家聚焦。 “空气藏毒能飘到几公里外”“开窗通风也能引毒入室”……被网友传的“神乎其神”的气溶胶到底是啥?气溶胶传播真的这么危险? 空气传毒,是空穴来风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随着科学界对于病毒认识的逐步深入,病毒的传播途径不断被公众所认知。 从近距离的飞沫传播,到看不见却“摸得着”的接触传播,从“病从口入”的粪口传播,再到空气藏毒的气溶胶传播……伴随科学研究的提升,同样提升的还有防控的...[详细]
2022-05-11 09:14:55接种疫苗后,可能有极少数人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晕厥等情况。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急性过敏反应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详细]
2021-10-22 13:45:49近期,全国疫情整体继续呈现下降态势,但有的地方本土传播尚未完全阻断,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详细]
2022-05-17 09:41:27不用“捅喉咙”“戳鼻孔”,也不用等待24小时,只需在小袋子里呼气30秒,就可以在5—10分钟内得到新冠检测结果——凭借中国科学家的努力,这样的技术已经不是梦想。...[详细]
2021-10-20 08:08:35人民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孙红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所需的重要产品。...[详细]
2022-06-08 08:27:113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批准南京诺唯赞、北京金沃夫、深圳华大因源、广州万孚生物、北京华科泰生物的新冠抗原产品自测应用申请变更。自此,五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详细]
2022-03-14 09:19:58【环球网报道】白宫官方网站5月12日最新发布"纪念100万美国人死于新冠病毒的公告"。...[详细]
2022-05-13 09:49:38新华社塔什干9月7日电(记者蔡国栋)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穆萨耶夫7日在有关新冠疫苗接种的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新冠疫苗安全有效,在乌抗击新冠疫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详细]
2021-09-09 08:15:39这是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来自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淀粉样蛋白图片。当刺突蛋白与试管中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混合时,会产生分支蛋白纤维,这可能会导致新冠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详细]
2022-05-23 10:18:57本报上海6月19日电(记者黄晓慧)记者从19日召开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上海已有200余个接种门诊恢复提供新冠疫苗接种服务...[详细]
2022-06-20 1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