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频道 > 健康头条 > 上海疫情
  • 上海疫情 2023-01-20 10:28:37

    高福:2月初可能会见到疫情拐点,如果还没有打加强针,也还没有经历过感染的人群,要尽快把疫苗打起来。非药物的干预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少聚会,还得坚持。...[详细]

  • 1第二波疫情高峰什么时候开始

    第二波疫情高峰什么时候开始

    2023年中国是否将面临多波感染高峰的问题,近期颇受关注。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蒙国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至于三个月一次,但半年是有可能的。第二波高峰可能在五六月份。根据对周边城市及地区评估,第二波疫情规模将远小于现在,将为现在的25%-50%左右。因此不需要过分紧张。

    此前,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曹云龙介绍,国内现阶段主要流行的是B...[详细]

  • 2疫情捐赠哪些物资合适

    疫情捐赠哪些物资合适?疫情捐赠哪些物资比较好?

    防疫人员的话就捐献口罩手套,消毒液,方便食物,饮品等等,这些可能对在各个地方值班守护的防疫抗疫人员有帮助! 给医护人员捐助一些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直接可以使用的物资,尽自己绵薄之力,体现公民的社会责任。捐赠物资我想捐些自己的衣物,钱捐赠的肯定不多,因也是打工的,所以我能尽自己最大努力捐钱!我会捐献人民币。虽然说我是个打工的,没啥钱,但是觉得还是捐款好。原因是钱能买些...[详细]

  • 3血糖管理

    近日,随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全国各地纷纷迅速行动,从核酸检测、隔离措施、公共出行、就医购药等多方面出台新举措。在疫情防控进一步主动优化“放开”的背景之下,如何当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话题,正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尤其对于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来说,本身抵抗力较差,如何更好的预防新冠病毒的侵袭?有哪些个人防疫好习惯需要特别关注?如何才能更好的保...[详细]

  • 4疫情以后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加

    11月19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健康中国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迈向健康公平,携手共创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分享中强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带来的精神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陆林说,过去十几年来,很多慢性病在全球发病率是下降的,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但是精神疾病发病率一直在增加,到今年,全球精神疾病已经超...[详细]

  • 5防疫

    近日来,随着全国防疫政策的重大调整,大部分常规核酸检测点先后撤离,一时间抗原检测试剂盒成了紧缺物资,很多地方出现了一盒难求的现象。面对身边越来越多人感染的境况,居家生活的我们在没有抗原的情形下还能用什么自我监测呢?

    第一:症状比对,自我评估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冠奥密克戎感染常见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鼻塞、流涕...[详细]

上海疫情 相关文章